高凤流麦
《后汉书》〔南北朝〕
高凤,字文通,南阳人也。少为书生,家以农亩为业,而专精诵读,昼夜不息。妻常之田,曝麦于庭,令凤护鸡。时天暴雨,而凤持竿诵经,不觉潦水流麦。妻还,怪问,凤方悟之。其后逐为名儒,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。凤年老,执志不倦,名声著闻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高凤,字文通,南阳人。年轻时是书生,家里以种田为生计,但他专注读书,昼夜不停。妻子常到田里去,在庭院里晒麦子,让高凤看护鸡。当时天降大雨,但高凤拿着竹竿读经书,没察觉雨水冲走了麦子。妻子回来后责怪询问,高凤这才明白过来。后来他最终成为著名的儒生,于是在西唐山中传授学业。高凤年老时,仍坚持志向不厌倦,名声显著闻名。
注释
以……为业:把……作为职业。
常:同“尝”,曾经。
之:到,往。
曝:晒。
庭:院子。
令:使。
护鸡:;护.看守,防范。
暴雨:下大雨。
经:古代经
简析
本文通过高凤年轻时专注读书至流麦而不觉、终成名儒并坚持教学的事迹,展现其勤学不辍、志坚行笃的品质。这个故事告诉人们:无论出身如何,唯有专注投入、持之以恒,方能突破环境限制,实现人生价值。
杂体诗·陶征君潜田居
江淹〔南北朝〕
种苗在东皋,苗生满阡陌。
虽有荷锄倦,浊酒聊自适。
日暮巾柴车,路暗光已夕。
归人望烟火,稚子候檐隙。
问君亦何为,百年会有役。
但愿桑麻成,蚕月得纺绩。
素心正如此,开径望三益。
拟咏怀·十一
庾信〔南北朝〕
摇落秋为气,凄凉多怨情。
啼枯湘水竹,哭坏杞梁城。
天亡遭愤战,日蹙值愁兵。
直虹朝映垒,长星夜落营。
楚歌饶恨曲,南风多死声。
眼前一杯酒,谁论身后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