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大海汹涌翻腾,百姓落难喂了长鲸。
浓烟滚滚风沙弥漫四方,这滔天大祸起于燕齐之地。
皇帝的车驾多么浩荡,不得不离开长安向西而行。
九州山河分崩离析,难民在战乱中惨惨呼号。
我好比南冠君子钟仪,在狱中呼天呼地。
思念父母掩面而泣,血泪坠地化成稀泥。
春天虽到但狱门并不长草,我独自愁怨昏昏迷迷。
兄长在九江啊贤弟在三峡,我不能生翅成仙去与他们相聚。
穆陵关北的孩子令人发愁,南昌之南的老伴又与我别离。
一门骨肉不得团圆,大难中不能互相救急。
拔出桂树栽上荆棘,关上鸾凤去宠爱山鸡。
根据诗中“狱户春而不草”等语可判断此诗亦为浔阳(今江西九江)狱中所作。裴斐《李白年谱简编》也认为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(757年)作者被囚禁之时。
此诗写安史之乱中,自己与家人离散、身陷囹圄的不幸遭遇,希望魏郎中(不详何人)援手为自己昭雪冤狱。
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了一幅动荡、凄惨的图景:“海水渤潏,人罹鲸鲵。”“人罹鲸鲵”,人们遇上了凶恶强暴的人。“蓊胡沙而四塞”:安史叛军掀起漫天尘沙,遍及各地方。蓊,愿意是草木茂盛,这里有弥漫的意思。四塞,充满四方。这句形容安禄山叛乱,战争蔓延的范围很广。“始滔天于燕齐”:这场祸乱像洪水一样是从燕齐二地发起的。滔天,本是描写水势之大,这是比喻大的灾祸。燕齐,安禄山是在范阳(今北京一带)发动叛乱的。范阳位于战国时燕地,与齐国毗邻,所以“燕齐”并提。以上四句是描写安史叛乱的发生,
得西山后八日,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,又得钴鉧潭。西二十五步,当湍而浚者为鱼梁。梁之上有丘焉,生竹树。其石之突怒偃蹇,负土而出,争为奇状者,殆不可数。其嵚然相累而下者,若牛马之饮于溪;其冲然角列而上者,若熊罴之登于山。
丘之小不能一亩,可以笼而有之。问其主,曰:“唐氏之弃地,货而不售。”问其价,曰:“止四百。”余怜而售之。李深源、元克己时同游,皆大喜,出自意外。即更取器用,铲刈秽草,伐去恶木,烈火而焚之。嘉木立,美竹露,奇石显。由其中以望,则山之高,云之浮,溪之流,鸟兽之遨游,举熙熙然回巧献技,以效兹丘之下。枕席而卧,则清泠之状与目谋,瀯瀯之声与耳谋,悠然而虚者与神谋,渊然而静者与心谋。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,虽古好事之士,或未能至焉。
噫!以兹丘之胜,致之沣、镐、鄠、杜,则贵游之士争买者,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。今弃是州也,农夫渔父,过而陋之,贾四百,连岁不能售。而我与深源、克己独喜得之,是其果有遭乎!书于石,所以贺兹丘之遭也。